德国巴鲁夫BALLUFF传感器国内现货供货商
电子发烧友网报道(文/黄山明)作为机器视觉系统的主要信息源,视觉传感器一直在众多视觉设备中占据重要位置。尤其是通过视觉传感器,可以帮助机器对物品进行测量与判断,从而赋予这些机器更丰富的应用场景。而今,视觉传感器开始向3D发展,带给家用场景下更丰富和完善的功能。
巴鲁夫视觉传感器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,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机器人研究的发展而逐渐兴起。当时出现了光学倍增管(PMT),这是一种真空光电管,它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的电子来检测光信号。随后在1965至1970年间,IBM、Fairchild等企业开发了光电和双极二极管阵列。
在这一阶段,视觉系统主要用于处理简单环境中的物体识别,如机器人的“积木世界"识别任务。到了1970年,CCD(Charge-Coupled Device)图像传感器在Bell实验室被发明,由于其高量子效率、高灵敏度等优点,CCD成为了图像传感器市场的主导技术。这一时期,随着图像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性能的提升,视觉传感器在工业检测、军事侦察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,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,功能较为有限。90年代末,随着技术的进步,CMOS(Complementary Metal-Oxide-Semiconductor)图像传感器开始出现,它在成本和集成度上具有优势,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到了20世纪80年代,随着半导体工艺的成熟,CMOS和CCD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、响应速度和集成度都有了显著提升。这一进步推动了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,使得视觉传感器成为工业自动化中的组成部分。同时,机器视觉系统的集成度增强,出现了更多基于PC或嵌入式系统的解决方案。随着进入到21世纪,视觉技术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,视觉传感器作为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,其功能不仅限于图像捕捉,还包括图像处理和分析。现代视觉传感器通常配备有优良的光学元件和电子元件,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数据,以支持复杂的视觉处理任务。尤其是3D视觉感知技术正在迎来快速增长时期,它能够提供比2D图像更丰 富的空间信息。随着工业自动化、机器人技术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,对物体识别和环境感知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,2D视觉传感器虽然能够提供平面图像信息,但在处理深度信息和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位置时存在局限性。3D视觉技术可以提升智能家居中的互动娱乐体验,例如通过3D感知硬件实现的AR游戏和应用,让用户能够与虚拟内容进行更自然的交互。德国巴鲁夫BALLUFF传感器国内现货供货商